航吊载重量1吨
载人3-5认
整套重量3吨以上
安全系数10级
装配人数5人
驱动方式电动
桥梁防撞墙一般为在施工完成的桥梁主体段施工。目前的施工方法大多为采用吊装机具,逐块安装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再逐块拆除模板,进行摸办清理清理后安装施工下一段落。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十分低下,进度缓慢。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和工期目标要求,往往要加大模板数量,增加作业人员和作业点来实现,使模板用量大幅增加,大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防撞墙模板经反复多次逐块安装拆卸,模板易变形,变形大,板块接头也逐渐变形,使浇筑后的防撞墙在拆模后墙体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接缝处漏浆产生蜂窝空洞,导致外观差。蜂窝空洞部位即使经过二次处理,防撞墙在此部位的防护能力和结构耐久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经了解,个别施工单位也曾加工一些行走在连续式轨道上的简易吊装设备,防撞墙模板的装拆。但防撞墙模板的装拆方法仍然为单块拆除和单块组装成整体,效率不高,并且采用了大长度的连续式钢轨,也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施工成本费用。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桥面其它工序作业特别是运梁车运输通行的同时具备装卸、吊运、安装、拆卸、存储和直线及弯道运行功能的高铁高架桥面预制遮板和防护墙模板施工台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高架桥面预制遮板和防护墙模板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总成、悬挂起重机总成、双转向轮总成、固定单轮总成、支腿机构总成、框架升降总成、轨道梁伸缩总成、底部配重总成以及动力电控总成,其中,

图中,框架结构总成,上部框架结构,上部侧框架结构,上部中间连接杆,框架升降内套管,下部框架结构,双轮侧结构,单轮侧结构,下部中间连接杆,中间载荷平台,悬挂起重机总成,起重机运行轨道梁,起重机运行机构,起重机承载主梁,起重电动葫芦,双转向轮总成,双轮驱动机构,钢圈实心轮总成,双轮侧车轮支承结构,双轮转向同步机构,固定单轮总成,单轮驱动机构,单轮侧车轮支承结构,支腿机构总成,支腿伸缩油缸,油缸固定套管,支腿支承底座,框架升降总成,框架升降油缸,油缸上下支座,轨道梁伸缩总成,轨道梁伸缩油缸,伸缩油缸支座,底部配重总成,动力电控总成,动力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高架桥面结构,双线高架桥主体,单线高架桥主体,主梁运输平板车,遮板和模板运输车,预制遮板结构件,混凝土防护墙结构。

固定单轮总成包括单轮驱动机构、二钢圈实心轮总成和单轮侧车轮支承结构,其中,二钢圈实心轮总成在单轮侧车轮支承结构下固定而不能绕其垂直轴线转动,固定单轮总成的一只车轮与双转向轮总成的两只可转动车轮进行三轮组合,可实现整机的转向运行;
支腿机构总成包括支腿伸缩油缸、油缸固定套管和支腿支承底座,支腿机构总成设置在下部框架结构的双轮侧结构和单轮侧结构的端部下面,由动力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可分别进行伸缩高度调整动作,以满足工作状态时的整机水平需要和坡度道路上的整机水平作业需要,其承载能力满足工作载荷要求;

进一步地,框架结构总成中,上部侧框架结构安装固定有轨道梁伸缩总成一端的伸缩油缸支座,且能承受由于轨道梁伸缩引起的水平载荷;上部侧框架结构的侧面上方,安装有框架升降总成动作所需的框架升降油缸的油缸上支座;设有竖直的四根框架升降内套管下端与下部框架结构的双轮侧结构和单轮侧结构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满足上部框架结构的整体升降运动要求。
进一步地,框架结构总成中,下部中间连接杆的前后侧面安装有动力电控总成的动力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下部中间连接杆的上面是中间载荷平台,下部中间连接杆的下面是底部配重总成。
进一步地,双转向轮总成中,双轮驱动机构和单轮驱动机构均采用独立的动力布置结构形式,能够实现轮边减速和零速制动。
进一步地,双轮侧结构的前后端各安装有一套支腿机构总成,单轮侧结构的前后端也各安装有一套支腿机构总成。
以上所述平车装置包括钢结构框架、行走电机、减速机、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所述钢结构框架下方对称安装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上方安装有行走电机、减速机;所述行走电机驱动主动轮行走,所述减速机控制主动轮减速。
以上所述平车装置之间的行走电机采用联动控制;在装、拆模时,所述的平车装置通过防倾覆构造与桥面预埋钢筋固定连接,起到防止步履式轨道吊移装置发生倾覆的作用;所述防倾覆构造为角钢、槽钢、扁钢、工字钢、钢丝绳或钢管中任一种。
http://www.lzboaojx.com